当地时间12月6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FAO”)举办“一国一品”南南合作项目启动会。受国内委托,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大使广德福出席会议并致辞。
广德福指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面临严峻挑战,推动农业生产向更绿色、更包容、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势在必行。2021年,FAO启动了“一国一品:特色农产品绿色发展全球行动”,通过为发展中国家特色农产品打造绿色和可持续的价值链,推动全球粮食体系转型。目前,行动已取得良好成效,在全球5大区域均成功举办了启动会,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为各国特色农产品的全产业链价值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广德福介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发展,近年来,中国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通过实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行动、优质农产品品质提升行动、优质农产品消费促进行动和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三品一标”四大行动),打造了一批乡村特色产业,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和名特优新农产品规模持续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有效带动了农村地区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经验表明,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方式。
广德福表示,为进一步支持响应FAO“一国一品”行动,中国将在中国—FAO南南合作框架下出资500万美元支持全球15个国家的“一国一品”行动,支持在全球层面开展能力建设、高层对话、人员交流;在国家层面开展生产、加工、储藏、营销等全产业链技术示范和推广,提升发展中国家特色农产品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方支持的15个国家代表了全球五大区域,很多国家有非常深厚的农耕文明底蕴,申报的农产品也是各国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不仅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更是各国历史文化、农耕文明的体现。广德福现场宣布了获得支持的15个国家和产品,分别是:代表非洲地区的马拉维及其特色农产品香蕉,坦桑尼亚及其特色产品牛油果,加纳及其产品大豆,刚果的木薯,莱索托的马铃薯;代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孟加拉国及其特色农产品波罗蜜,柬埔寨的芒果,萨摩亚的可可;代表欧洲及中亚地区的乌兹别克斯坦及其农产品甜樱桃,格鲁吉亚的葡萄酒;代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及其特色农产品可可,墨西哥的苋菜,智利的蜂蜜;代表近东和北非区域的埃及和伊拉克的椰枣。
广德福对入选各方表示祝贺,相信在入选国家与中方及FAO的共同努力下,这些特色农产品一定能够焕发出更大生机,叫得响、卖得好,为当地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作出积极贡献。广德福最后表示,发展中国家携手开展特色农产品发展行动意义非凡、前途广阔,中方愿在FAO南南合作框架下,为“一国一品”相关国家分享中国经验、技术和方案,为推动全球粮食体系转型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积极贡献。FAO总干事屈冬玉出席活动,在致辞中强调了“一国一品”倡议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改善小农生计的重要意义,感谢中国提供的500万美元单笔最大捐助,支持15个国家开展能力建设和国内示范项目,并鼓励更多国家支持参与。
马拉维农业部长、孟加拉国农业部常务秘书、乌兹别克斯坦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副代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农业部长、埃及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代表作为首批五个试点国分别代表非洲、亚洲及太平洋、欧洲和中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近东和北非五个区域分享了特色农产品开发经验和创新技术。截至2023年11月,FAO的83个成员国表示有意愿促进53类特色农产品,并已从各类资源中筹集了超过1410万美元用以支持该倡议。
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副代表、参赞李波一同参加了会议。